金銀器在歷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,我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。歷經各代王朝,金銀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。作為貴重金屬,金和銀的硬度適中,具有延展性,易錘打成形,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,是制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。宮廷里的金銀器采用了鑄造、錘鍱、鏨刻、累絲等多種技術,還有的鑲嵌著珍貴的寶石,造型別致,紋飾精美,極富宮廷特色,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。
金銀器在歷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,我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。歷經各代王朝,金銀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。作為貴重金屬,金和銀的硬度適中,具有延展性,易錘打成形,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,是制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。宮廷里的金銀器采用了鑄造、錘鍱、鏨刻、累絲等多種技術,還有的鑲嵌著珍貴的寶石,造型別致,紋飾精美,極富宮廷特色,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。
金銀器在歷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,我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。歷經各代王朝,金銀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。作為貴重金屬,金和銀的硬度適中,具有延展性,易錘打成形,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,是制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。宮廷里的金銀器采用了鑄造、錘鍱、鏨刻、累絲等多種技術,還有的鑲嵌著珍貴的寶石,造型別致,紋飾精美,極富宮廷特色,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。
故宮博物院藏金器約2400余件,主要為清宮遺存,大部分為清代制品。清代皇家用金器遍及典章、祭祀、冠服、生活、鞍具、陳設和佛事等各個方面,既有冊、寶、金編鐘、皇帝寶座前的金甪端、金香筒等禮器和祭器,也有塔、佛像、供器、佛龕、壇城等宗教用器,還有大吉葫蘆,掛屏,盆景等室內陳設用器,當然數量最多的是金質的酒具和餐具等生活用器,另外,帝后的服飾佩飾中,也有一大部分以金器為主的首飾,如金指甲套、手鐲、扁方、頭簪、頭約、領約、累絲香囊、搬指、火鐮等。此外還有禮品或賞賜品,如一套六十柄的金累絲如意等。
故宮博物院藏銀器900余件,亦絕大部分為清代制造,大部分以銀壺、銀杯、銀盒等為主,制作工藝極為精致,如一套十二件的銀方斗式杯等。
故宮博物院藏錫器200余件,其中各式各樣的錫壺占據了多數,形狀不一,上刻詩文、花卉、山水人物,還有一部分刻有私人收藏款。
論文名稱 | 作者 | 發表處 | 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《金色江南——江南地區金銀器品鑒》 | 許潔 楊藝 | 《紫禁城》 | 2016年07期 |
《故宮博物院藏金質蓋座嘎巴拉碗》 | 林歡 | 《故宮博物院院刊》 | 2019年8期 |
《吉慶祥瑞的化身——九如金如意》 | 楊兮 | 《紫禁城》 | 2008年2期 |
《金屬如意》 | 楊捷 | 《紫禁城》 | 2004年1月 |
《“金甌永固”杯》 | 張世蕓 | 《故宮博物院院刊》 | 1980年2期 |
《唐代的蛤形銀盒》 | 齊東方 | 《故宮博物院院刊》 | 1998年4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