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楊茂造”剔紅花卉紋尊,高9.4厘米,徑12.8厘米。
尊體表面黃漆地,上壓朱漆花紋。器里及底髹黑色推光漆???、腹及口內雕花卉紋三匝,由茶花、梔子、菊花、桃花等組成圖案。盛開的花朵間,點綴著含苞欲放的花蕾,枝繁葉茂,充滿活力。作品用漆不厚,雕刻刀法圓熟細膩?;y的邊緣拋光平滑,不露雕刻痕跡,給人以清新、典雅之感。
器底左側近足處,針刻“楊茂造”三字名款,筆力遒勁,近似行書。
作者楊茂擅髹漆,尤以剔紅器最得名。剔紅器之外,亦有用紅黑漆分層髹飾,然後雕出紋飾,謂之“剔犀”。紋飾題材相當廣泛,通常以花卉和山水人物為主?;ɑ苷?,多用黃漆為地,上壓朱漆花紋。
楊茂的作品,存世極少,彌足珍貴。元末雕漆名匠,與張成齊名。據《嘉興府志》載:“張成、楊茂,嘉興府西塘楊匯人,剔紅最得名?!睏蠲膫魇来碜髌愤€有剔紅花卉紋尊等。
雕漆品種之一,又名“雕紅漆”或“紅雕漆”。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時期,發展于明清兩代。明黃成《髹飾錄·坤集·雕鏤第十·剔紅》中寫道:“剔紅,即雕紅漆也?!卧?,藏鋒清楚,隱起圓滑,纖細精致?!逼浞ǔR阅净?、金屬為胎,在胎骨上層層髹紅漆,少則八九十層,多達一二百層,至相當的厚度,待半干時描上畫稿,然后再雕刻花紋。一般以錦紋為地,花紋隱起,華美富麗。根據漆色的不同,有剔紅、剔黃、剔綠、剔黑、剔彩、剔犀之分,其中以剔紅器最多見。 玻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。即在器物制成后,將其表面磨平、磨光,顯現出玻璃質的內蘊光澤。拋光的精與粗直接影響器物的藝術水平,因此至關重要。
雕漆品種之一。其工藝是用二色或三色漆在器物上有規律地逐層髹涂,至一定厚度,再雕刻花紋,刀刻花紋的側面露出不同色漆的紋理。此種工藝的紋飾多為如意云紋或蔓草紋。剔犀是雕漆中最早出現的品種之一。
TAG標簽耗時:0.032644987106323 秒